时间:2019-10-22 10:13 作者: 张喻 来源:合阳县公安局
今年以来,合阳县公安局紧紧围绕省市部署的治安重点工作,以创新“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应用为契机,强化顶层设计,夯实基层基础,规范警务建设,创新智慧警务,有力激发了警务实战效能,推动了新时代合阳公安工作跨越迈进。
高度重视,扎实推进,“一标三实”基础信息采集量名列全省前茅。
谋篇布局,制定方案。 细致研究解读省市“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各项工作部署及要求,结合县域警务工作实际,于4月11日制定下发了《“一标三实”实有物品信息采集百日大会战工作方案》,明确组织领导、采集要求、工作流程及步骤,压实工作责任和任务,确保各项工作有部署、有安排、有推进、有落实。
一线送教,督导检查。组织各派出所集中召开“一标三实”实有物品信息采集培训会3次,选派业务专干深入派出所送教40余次,细致讲解信息采集的数据标准和要求,演示模块操作流程,解答存在问题和难点,指导采集技巧,检查工作进展,确保此项工作进展顺利,落实到位。
全面推进,成效斐然。根据派出所辖区实际,分解任务,量化考核。坚持“日关注、周通报”制度,每日进系统看采集情况,回复咨询,解答疑难;每周排名通报,督促后进,表扬先进。
选定目标,全民参与,“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工作初显成效。
摸底调查选定试点小区。 结合“一标三实”标准地址采集情况,对全县小区地理位置、容纳居民情况进行绘图分析,对各居民小区发案情况进行分类研判,从公共安全、社区治理、民生服务三个维度出发,以“四个到位”为建设目标,选定4个小区开展建设工作。
广泛动员邀请全民参与。 加强与县委县政府、街道办、小区安防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联系,争取技术、人力、财力方面的支持,不断完善智慧小区建设系统,形成全方位、精准化、信息化智慧防范体系。 同时通过小区物业、业主微信、QQ群宣传智慧小区建设工作,鼓励大家积极为智慧小区建设建言献策,并以“零发案”小区创建工作成效为基准,共同推进智慧小区建设。
常态跟进提升防控水平。 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技术和操作系统,加强智慧小区防控体系与全县“雪亮工程”的互通互融,达到实时获取相关信息、快速查询和展示复杂关联信息、生成分析拓普图的目标,开创智慧小区防控新模式,有效提升社会综合治理能力。
扩大宣传,有效培训,陕西治安APP注册使用工作全市领先。
强化宣传推广。 2019年4月28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合阳县公安在线向全县人民发布了《合阳县公安局关于实有物品信息采集的通告》,推广介绍陕西治安APP,并对信息采集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自行安装,进行个人信息登记,同时积极配合社区民警、小区物业、村干部,扎实开展实有物品和车辆信息采集工作。
强化指导培训。治安大队派专人到派出所对采集工作进行督导培训,指导社区民警使用“一标三实”实有物品信息采集APP软件,针对实际困难和问题,及时和技术维护公司进行沟通,不断完善该项软件的功能,提升民警应用技能。
强化信息采集。主动联系乡镇政府、村干部、街道办,采取集中信息统计采集的方式和错时工作法,在群众下班、劳务回家、周末休息等时间,集中开展动员采集,极大地提高了信息采集工作质效。
切合实际,对标对表,警务室建设有序推进。
高度重视警务室建设。结合合阳警务室建设实际,要求各派出所坚持把中心警务室建设与治安大局、所务实际相结合,全面统筹、合理布局、精心策划农村警务建设。同时压实责任区民警责任,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真正把警务室建设成治安防控的支撑点、矛盾纠纷的化解点和服务群众的办事点。
合理规划警务室设置。对全县警务室建设工作进行摸排调研,对建设、运行、效用等方面进行了解,取消部分使用率低、效用差的警务室,合并距离近、耗费资源的警务室,确保警务室在人、财、物的效能发挥上,得到最大利用。
统一警务室建设标准。按照警务室建设规范要求,制作样板警务室,邀请各派出所观摩学习,保证各警务室横式、竖式标牌和公示牌的规格和警务室建筑协调一致。 同时,明确警务室民警开展群众工作、掌握社情民意、管理实有人口、组织安全防范、维护治安秩序等职能作用,在达到警务室外观标识、公示栏、办公设施统一美观的基础上,切实把警务室打造为警务前移、延伸服务触角、密切警民关系的前沿阵地。
智慧引领,创新模式,“枫桥式派出所”创建活动亮点纷呈。
创新智慧警务。 新池派出所在治安大队多次指导下,联合驻地党委,创建了“新池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微信APP小程序,为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开创了新路径;金水派出所研发出一套“出租房屋‘旅店式’管理”微信小程序,开启了出租房屋“微管理”时代,实现了对出租房屋治安要素的动态感知、实时监测、智能预警、精准管理; 治安大队与企业联合研制了一款集家校沟通、学生定位、走时救助、预警服务、校园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校徽,为建设智慧安防校园奠定了基础。
创新工作模式。 开创“1+N”调解新模式,由镇党委政府牵头,把派出所、司法、法庭、土管等驻镇单位联合起来,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和纽带,以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其他调解形式为依托和支撑,组建矛盾纠纷联调委员会,形成相互协调、良性互动、功能互补、程序衔接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工作模式,凝聚强大地部门协调工作合力,让复杂类矛盾纠纷调处不再难。
凝聚强大动能。采用直接资助、以奖代补、公益奖励等方式,充分调动起村干部、乡贤、老者以及社工、互助组织的治安管理积极性,扩大其反应群众诉求、协同治安调解、参与问题处置等作用,从而激发基层人民群众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动力和活力,从源头上发现问题,化解矛盾。
编辑:马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