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0-24 08:36 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中国司法的成色,在这一天接受检验。
10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分别就刑事审判工作、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向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作了报告。
(图:10月21日下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栗战书委员长主持会议。)
让我们历数司法的“这一天”吧——
这一天,安全增长清晰可见。周强院长的报告显示,昆明“3•01”暴恐案、“e租宝”案、“徐玉玉被诈骗”案等一批危害国家安全、公民人身与财产安全的犯罪案件,得到依法“清算”。它们无一不曾在舆论中激起惊涛骇浪,是依法裁判抚平了焦虑,医治了创伤。2013年至2018年,全国法院审结一审刑事案件668.7万件,判处罪犯750万人。把危险关在笼子里,是14亿人都能共享共赢的平安红利。
这一天,公平正义高扬彰显。回顾这五年,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孙政才、令计划、苏荣,这些名字曾经“呼风唤雨”,如今,成为“权大不如法大”的扎实注解;中国司法依法纠错的决心,让聂树斌、张文中、呼格吉勒图的履历,划去了罪,洗掉了冤;在贾敬龙、莫焕晶、张扣扣案的舆论纷争中,司法机关坚守情法底线,捍卫了主流价值,维护了法治尊严。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故事,而所有故事都讲述一个道理:司法应有执着,法治自有定力。正如权力不能操弄天平,压力与偏见同样不能阻挡正义。
(图:射杀村主任的贾敬龙,杀害邻里一家的张扣扣,“毒保姆”莫焕晶。)
这一天,公共利益有了更成熟的守望者。张军检察长的报告显示,从修改后的民事、行政诉讼法正式施行的2017年7月,到2019年9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公益诉讼案件21.4万余件。司法机关打响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共计321万亩被污染损毁的耕地、湿地、林地、草原得到督促治理,追偿修复生态、治理环境费用34.5亿元。食品安全、饮水安全、保健食品药品虚假宣传……一份份检察建议,叫醒了“打盹”的公权力,维护着千家万户舌尖与身边的安全感。
这一天,英雄尊严有了更专业的守护人。英烈保护法于2018年通过后,25件由检察机关提起的此类公益诉讼进入审判程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侮辱英烈者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英雄身后,只应有崇敬与荣誉,绝不允许有侮辱与中伤。中国司法抹去英雄泪,坚定捍卫民族魂。
(图:资料图片,2019年3月12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后。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中排左二)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中排左一)在会上作两高报告。)
这一天,是前所未见的。这并不夸张,因为我们迎来的每一天,都是开创历史的全新一天。今天,我们的成就,自然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长征仍在继续,挑战不会停歇。回顾过去,找到我们赖以成功的新理念,方能继续翻动历史的书页向前。在长安君看来,关键就在一个词:“精准”。
对于力道与目标,中国司法把握得越来越精准。
司法既是必需品也是奢侈品。司法是必需品自不必说,公平正义,就如同阳光和水一般重要;但实现正义,往往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司法必须把好支出关。正如张军检察长指出的,“诉前实现保护公益目的是最佳司法状态”,公益诉讼应以最小司法投入,获得最佳社会效果。而在刑事审判领域,精准适用刑罚,体现区别对待、轻重有别、努力用较小的刑罚成本争取更好的犯罪治理效果,也已成为正义回归的应有之义。
对于情理与效果,中国司法把握得越来越精准。
当下,每起社会热点案件都为司法机关添加了“赶考”职责,司法与民意的关系,是当前刑事审判工作需要准确把握的重大课题。一方面,民意是执法办案的“试金石”,再精巧的法律逻辑,也绝不能违背最基本的人情天理;而另一方面,司法机关绝不能放弃守土有责的“防线”意识。每一起成功的案例,一定都体现了一个特点:精准拿捏司法与民意的天平,既不能抛弃人性的柔软,也不会放弃坚守法治的使命。
对于价值与导向,中国司法把握得越来越精准。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时代,比当前更呼唤司法的示范作用。每一份司法裁决,每一份检察建议,修复的不只是受损的社会关系,更是可能受到动摇的社会导向、道德风气。两份报告中的所有案例,都坚守着一个不可逾越的底线:司法绝不会让恶人得利、好人吃亏。正如周强院长指出的,要“旗帜鲜明保护正当防卫,让见义勇为者敢为”。对于那些滥用权力的人,那些靠损害公共利益中饱私囊的人,那些以最低的道德法律标准衡量都无法被原谅的人,法律应当给予每位公民说“不”的力量。
(图: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现场。)
过去的路,中国司法走得既稳且疾,但前路并不平坦。对于公平正义的期盼,就是响在心头的行军鼓点。这是来自五千年历史的期盼,这是来自七十年辉煌的期盼,这是来自14亿双眼睛的期盼。
这一天,更是每一天,无声但坚定。中国司法的回应不改初心:永不停歇,一往无前!
编辑:王倩